上半年城镇以上单位劳动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我区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各类单位从业人员数总体保持稳增长,在工资水平不断上涨因素的有力推动下,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城镇以上单位(不包括私营企业)季末从业人数达111288人,同比增长5.7%;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达33.66亿元,同比增长15.7%;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达5565元,同比增长12.1%

一、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上半年,我区就业形势总体延续一季度发展态势,呈现稳中趋升态势,季末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达111288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954[1],同比增长5.7%

(一)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保持增长态势

分经济类型来看,只有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保持增长,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数则均呈收缩趋势。国有经济的单位从业人员为47619人,同比增长16.1%,对全部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10.7%。集体经济的单位从业人员为2644人,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单位从业人员为61025人,分别同比下降5.8%0.8%

(二)企业单位是拉动从业人员增长的主要动力

分单位性质来看,企业单位二季度末从业人员达77814人,同比增长4.6%,对全部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6.9%;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为22107人,同比增长7.5%,贡献率为25.9%;其次是机关单位从业人员为10656人,同比增长4.8%,贡献率为8.1%;民间非营利组织及其他性质单位从业人员为711人,同比增长318.2%,虽然增速最高,但由于规模最小,因此贡献率为9.1%

(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分产业来看,第三产业仍占据吸纳劳动力的主体地位。城镇以上单位中,第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高达93418人,同比增长7.8%,占全部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比重为83.9%。而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员仅有22人,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单位从业人员为17848人,同比下降4.3%。可见,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1  2010-2012年上半年分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占比情况(%

(四)三大行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长较快

分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三大行业的单位从业人员增长最快,分别同比增长47.6%25.6%15.8%,三大行业共同拉动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增长26.0个百分点,有效拉动了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稳步增长。

1  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对比情况

单位:人、%

指标名称

2012年上半年

2011年上半年

增速

农、林、牧、渔业

22

21

4.8

制造业

9759

10377

-6.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114

3276

25.6

建筑业

3975

4988

-20.3

批发和零售业

23153

22808

1.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910

6715

47.6

住宿和餐饮业

3869

4548

-14.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357

5025

6.6

金融业

115

117

-1.7

房地产业

5233

4827

8.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554

6874

9.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932

3650

7.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610

2489

4.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32

525

1.3

教育

6902

6750

2.3

卫生和社会工作

8443

7291

15.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530

3434

2.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2278

11619

5.7

 

二、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情况

上半年,得益于单位人均工资水平的提高,虽从业人员增速趋缓,但各类性质单位的劳动报酬总额均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高达33.66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30.33亿元,同比增长12.7%

(一)国有单位劳动报酬增幅最高

分经济类型来看,国有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增幅最高,上半年国有类型单位劳动报酬达18.80亿元,同比增长23.3%,分别比其他类型单位和集体类型单位高出15.4个百分点和24.7个百分点。其他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14.09亿元,同比增长7.9%;集体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0.77亿元,同比下降1.4%

(二)各类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步增长

分单位性质来看,上半年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19.85亿元,同比增长19.0%;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9.34亿元,同比增长14.4%;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4.32亿元,同比增长2.4%;民间非营利组织及其他性质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0.15亿元,同比增长469.9%

)三大行业拉动劳动报酬的快速增长

分行业来看,卫生和社会工作、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大行业对全部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贡献率高达69.2%。上半年,卫生和社会工作、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三大行业劳动报酬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4.5%23.6%47.8%,对全部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25.2%22.1%21.9%

 

2  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对比情况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12

上半年

2011

上半年

增速

贡献率

农、林、牧、渔业

73

76

-3.0

0.0

制造业

17093

15677

9.0

3.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6132

13408

20.3

6.0

建筑业

9880

13592

-27.3

-8.1

批发和零售业

53045

42930

23.6

22.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0910

20911

47.8

21.9

住宿和餐饮业

6972

6701

4.0

0.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5859

16149

-1.8

-0.6

金融业

453

406

11.5

0.1

房地产业

12672

11077

14.4

3.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1374

18202

17.4

6.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4672

12604

16.4

4.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671

5776

15.5

2.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57

691

-4.8

-0.1

教育

23990

23220

3.3

1.7

卫生和社会工作

44911

33382

34.5

25.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1663

8586

35.9

6.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9591

47506

4.4

4.6

三、城镇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情况

今年以来,平均工资总体呈现刚性上扬趋势,上半年城镇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达33392元,同比增长12.1%,并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最快

分单位性质来看,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速最高。上半年,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716元,同比增长15.8%;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7444元,同比增长9.7%;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达43352元,同比增长0.9%。企业与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逐步下降,由20100.75倍下降到2012年的0.56倍,但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与机关单位、企业的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差距逐步拉大。

2  不同性质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比情况(元)

(二)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占据首位

分经济类型来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达44081元,同比增加3839元,同比增长9.5%。其他所有制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4881元,同比增加2452元,同比增长10.9%。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最慢,其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30041元,同比增加1371元,同比增长4.8%

(三)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参差不齐

分行业来看,各行业间工资增长幅度较不平衡。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最高的四个行业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其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达33543元、26231元、18210元和18055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3.3%27.7%22.2%19.4%。相对而言,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房地产业和教育等四个行业增幅相对较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50662元、43163元、24830元和42384元,同比增长分别仅为0.3%1.8%4.3%4.6%

四、目前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区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数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保持了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仍存在收入差距大、同岗不同酬、部分行业人员大幅下降等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行业之间差距较大

上半年,我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3392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平均工资最高的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是最低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3倍以上。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五个行业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066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1007元,教育42384元,卫生和社会工作57221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43163元。平均工资水平最低的五个行业是:制造业18055元,建筑业24989元,住宿和餐饮业18210元,房地产业24830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3039元。

3  城镇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比情况

单位:元、%

指标名称

2012年上半年

2011年上半年

增速

农、林、牧、渔业

33273

35952

-7.5

制造业

18055

15120

19.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0662

50507

0.3

建筑业

24989

33366

-25.1

批发和零售业

26231

20544

27.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5282

32606

8.2

住宿和餐饮业

18210

14907

22.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0001

44068

-9.2

金融业

38604

40375

-4.4

房地产业

24830

23816

4.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0667

27127

13.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1007

36753

11.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6254

23207

13.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3039

13258

-1.7

教育

42384

40509

4.6

卫生和社会工作

57221

48773

17.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3543

25169

33.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3163

42413

1.8

 

(二)在岗职工与劳务派遣工“同岗不同酬”现象显著

上半年,我区城镇以上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为13076人,占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的11.7%。劳务派遣工虽然与在岗职工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获得的劳动报酬却差距较大。据统计,上半年,我区城镇以上单位劳务派遣工的平均劳动报酬为18865元,而在岗职工的平均劳动报酬为33392元,两者绝对值差距达14527元。因此,随着劳务派遣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岗不同酬”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部分行业单位从业人员呈大幅下降趋势

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单位从业人员数大幅同比下降,分别同比下降20.3%14.9%。此外,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单位从业人员数也不同程度出现回落,降幅分别达到6.0%1.7%。主要因素为:一是由于辖区的拆迁和大工程建设的需要。如南站改建导致部分单位停业,如宁波富邦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而鄞奉路拆迁导致宁波希拉里炊具有限公司注销,辞退了大部分员工。仅这两家单位导致减少单位从业人员900人左右。二是由于集团企业不断外拓的影响。随着辖区的大型企业逐步总部化,将生产环节部署到区外。如狮丹奴集团在鄞州设立2家二级法人、南苑集团在鄞州设立南苑环球。由于目前实行按法人单位属地统计,因此因企业外拓也制约了我区从业人员数的较快增长。三是由于部分城镇以上企业转为规上私营企业。如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原来的城镇以上单位转为私营企业,导致减少单位从业人员1142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减少1615万元;还有宁波市花木有限公司也由2011年城镇以上单位转为私营企业,导致减少单位从业人员810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减少380万元。

(四)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发展大背景之下,我区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各类单位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均保持稳步增长。但是相对于去年同期、本年一季度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全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单位从业人员增速从2011年上半年的7.4%下降到2012年上半年的5.7%,下降程度达到1.7个百分点。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

3  2011-2012分季度城镇以上单位增速对比情况(%

 

 

(执笔:杨爱浓)



[1]注: 2011年年底,劳务派遣人员按谁用工、谁统计原则进行统计,为保持两年数据的可比性,对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作同口径调整。